
青科重工
專注于混凝土泵送事業
導讀
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我們經常會遇到混凝土開裂的問題,小編爲您分享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開裂的十大原因,希望可以爲混凝土施工作業的過程提供參考和建議。
1、施工過程中擅自改變水灰比
泵送混凝土施工時,爲方便施工,擅自加水提高混凝土的流動性,或因其它原因加大水灰比,導致混凝土硬化時收縮量增加,結構出現網狀或長短不一的不規則裂縫。
2、混凝土攪拌運輸時間過長
混凝土攪拌運輸時間過長,會使水分蒸發過多,引起混凝土塌落度過低,出現不規則的收縮裂縫。
3、模板作業不規範
模板剛度不足,在澆築混凝土時,由于側向壓力的作用使得模板變形,產生與模板變形一致的裂縫。施工時拆模過早,混凝土強度不足,使得構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載作用下產生裂縫。
模板支架壓實不足或支架剛度不足,澆築混凝土後支架不均勻下沉,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。
模板在澆築前淋水不足,過分幹燥,澆築後因模板吸水量大,導致混凝土收縮,產生塑性收縮裂縫。
4、施工工藝不合理管理混亂
施工過程中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機具、材料;不了解預制結構受力特點,隨意翻身、起吊、運輸、安裝;不按設計圖紙施工,擅自更改結構施工順序,改變結構受力模式;這些行爲都會產生裂縫。
亂踩已綁紮的上層鋼筋,鋼筋被踩彎、踩倒,使承受負彎矩的受力筋保護層加厚,導致構件的有效高度減小,承載力下降,形成與受力鋼筋垂直方向的裂縫。
5、施工速度過快
澆築過快,混凝土流動性較低,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降不足,硬化後沉降過大,容易在澆築數小時後在鋼筋上面、在牆與板、梁與柱交接處部分出現裂縫,即沉降收縮裂縫。
6、沒有正確振搗
振搗不密實、不均勻,出現蜂窩、麻面、空洞,是導致鋼筋鏽蝕或其它荷載裂縫的起源點。
振搗時間太短,振搗不密實,形成混凝土強度不足或不均勻;時間太長,造成分層,粗骨料沉入底層,細骨料留在上層,強度不均勻,比下層混凝土有較大的幹縮性,待水分蒸發後,容易形成塑性收縮裂縫。
7、分段澆築結合部沒有處理好
混凝土分層或分段澆築時,結合部處理不好,易在新舊混凝土和施工縫之間出現裂縫。如混凝土分層澆築時,後澆混凝土因停電、下雨等原因未能在前澆混凝土初凝前澆築,引起層面之間的水平裂縫。
采用分段現澆時,先澆混凝土接觸面鑿毛、清洗不好,新舊混凝土之間粘結力小,或後澆混凝土養護不到位,導致混凝土收縮而引起裂縫。
8、過分抹平壓光
澆築混凝土後過分抹平壓光,會使較多的細骨料浮到混凝土表面,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漿層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泥漿中的氫氧化鈣發生反應生成碳酸鈣,導致硬化後期混凝土明顯收縮,即碳化收縮,出現開裂。
9、養護方法不正確
強制性規範要求混凝土養護要苫盖並澆水,現在大多數不苫盖,澆水也不能保證經常性濕潤,使混凝土初期表面失水過快,水泥由于缺乏必要的水化水,從而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,此時的混凝土早期強度低,未能抵抗該種收縮應力而產生開裂。
如果環境濕度小、空氣幹燥、溫度高、風速大,則混凝土水分蒸發速度很快,混凝土很容易出現收縮開裂。了解更多請關注微信公衆號:建設工程之家
在夏、冬兩季,因晝夜溫差較大,養護不當也容易產生溫差裂縫。
10、混凝土早期受凍
冬季施工沒有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,使混凝土早期受凍,會在表面出現裂紋,或局部剝落,或脫模後出現空鼓現象。
本文選自:砼商網(若有違規,請通知删除)
![]() 手機站掃一掃 |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證000000號青島青科重工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公司地址:青島市城陽區玉皇嶺工業園 技術支持:正信網絡 公司電話:0532-89651131 / 18863992682 服務咨詢:18863992682 / 13698695196 公司郵箱:qdqkzg@163.com 關鍵詞:濕噴機械手,濕噴機台車,噴漿機械手 水泥發泡機 細石混凝土泵 |
![]() 加官方微信了解更多 |